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指纹识别软板正以其独特的优势,在众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从原理上来说,指纹识别技术本质上属于生物识别技术(biometrics)的一种,因其独特性、稳定性及便捷性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手机解锁、移动支付等多种场景,并随着技术的迭代而产生不同的类型。指纹识别成为应用于电子领域是在1998年。西门子最早研发了首款搭载指纹识别的手机:西门子(SL10)1088。在2017年的智能手机总出货量中,约有60%以上的智能手机采用了指纹识别技术。
指纹识别软板应用场景
智能手机领域
2023年,国内智能手机屏下指纹识别占比43%,同比上升10个百分点,主要源于小米、荣耀、华为等主流品牌屏下指纹识别手机销量增长的带动,其中小米同比增幅最大,达129%,荣耀、华为同比分别增长48%和42%。在OLED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加的情况下,屏下指纹识别搭载率呈持续上行趋势占比创历史新高,达45%,而侧边指纹识别占比同比下降12%,后置指纹识别占比下降至1%,前置指纹已淡出国内智能手机指纹识别市场。
指纹识别FPC应用在家居领域
随着智能设备的持续发展,指纹识别技术成为现在智能终端市场和移动支付市场中占有率最高的生物识别技术。凭借高识别率、短耗时等优势,被广泛地运用在智能家等设备上。
智能门锁是指纹识别芯片的重要应用场景。如华为智能门锁,通过搭载双引擎 AI 指纹解锁技术,结合1 TOPS 算力的 AI 芯片与动态学习引擎,实现快速解锁并持续学习指纹特征。其深度超分引擎能精准识别老人指纹磨损、小孩指纹浅、手指出汗或沾水渍等各类指纹状况。
TCL K2 智能门锁,采用智能半导体指纹识别装置,搭配瑞典 FPC 的指纹模块,实现最高 100 枚指纹录入、0.3s 快速识别用户指纹并开锁的效果,配合 192×192 的高密度像素点和逐层指纹识别算法。
汽车领域
实际上,指纹识别技术在汽车领域也有所应用。领克汽车发布的 05 车型采用了车规级指纹识别方案,为驾驶者打造专属智能座舱的 “入口”。通过指纹验证,可实现驾驶者个性化账户一键登录功能,自动同步各项座舱偏好设定,如后视镜角度、座椅位置、灯光、空调等,还可开启电子手套箱及后备箱。在汽车指纹识别领域积极探索和创新,其车规级指纹识别芯片已实现商用化。
软板厂也将顺应市场风向的变化,调整优化自身的指纹识别软板产品,以适应各个领域对其的高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