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是有FPC指纹识别的。当然,不会像今天这样电脑识别,古代是人肉识别。即便这样,在古代也已经是高科技了,掌握这项本领的都是人才。
今天我们都知道,每个人的指纹是独一无二的,其实古人早就发现了这个秘密。举个最通俗易懂的例子,根据指纹形态不同产生的”斗“和”箕“,就是古人对指纹识别的反应。当然,还有更实际的运用,古代士兵大多不会写字,所以在造册时是按手印的,叫做“箕斗册”。
1959年,在新疆出去了一份唐朝的契约,是一份借粮食的欠条叫借粟契,上面有四个红色的指纹,这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指纹。
写《洗冤录》的宋慈大家都知道,《大宋提刑官》里演的那个。他的这本书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法医论著,宋慈在书中就写了有关采集指纹的记录。他也成为最早使用指纹对比来破案的人。
古代虽然没有指纹识别的仪器,古人还是有一些方法对比指纹的,除了放在一起仔细比较外,古人还会将两个指纹重叠利用逆光来鉴别,另外还会将指纹分区切块一部分一部分地对比。
有些时候,古人不是单个按手印,而是整个手掌直接全部按上去,这样其实对比起来更简单。
古代的指纹识别虽然不想现在这么高的准确率,但那时的人一方面心思单纯讲究诚信,另一方面相信神明,一旦按了手印就跟发了毒誓一样,一般不会抵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