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充电焦虑”转变为“充电时间损失”:充电期间的停机时间通常与运营收入直接相关;
最终用户体验有待改善:包括处理笨重的电缆、肮脏的连接器、错误的接口;
有限的可扩展性:插头充电不容易随着预计的全球电动汽车采用率而扩展,也不适合自主电动汽车;
视觉污染:充电站电缆裸露,城市景观将不得不拥挤不堪。
据电池软板小编了解,电动汽车的主要成本就是电池,沃尔沃投资的无线充电公司Momentum Dynamics的商业总监John Holland说:“无线充电是经常性给车辆充电,这样我们可以保持45%到75%的充电状态(SOC),因此电池的使用方法要温和得多。根据我们的研究和一些学术研究,有证据表明,与深循环充电方法相比,它可以使电池的预期寿命延长4.5倍。”
电池缩小的确可以节约成本,延长续航里程。据,将电池缩小138 kWh(约为原始重量的一半),可以使每辆公交车的成本节约约55000美元,与上述案例的数据如出一辙。
据电池软板小编了解,“机会充电”的另一个好处是,当公交车以较高的电量状态返回时,车场的高峰期充电会降低。另外,研究表明,白天为电动汽车补充电池电量可以避免电池在深度耗尽状态下充电,从而延长电池寿命。众所周知,浅次频繁充电比深次不频繁充电更能延长电池寿命。
锂离子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会退化。通宵或深循环放电会损坏电池,高C(充电倍率)速率会因产生的温度而使电池性能下降。
据电池软板小编了解,使用多个安装的地面充电板进行无线充电,可以采用浅层、频繁的充电方案对电池充电,使电池在运行期间保持在45%-75%的最佳SOC。不过,更多的地面显然需要更多的初始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