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纹识别软板厂谈屏内指纹识别不了,屏下指纹不识别了
相信很多朋友对于屏内指纹识别不了,屏下指纹不识别了,有没有屏幕指纹等问题有很多不懂的地方,今天指纹识别软板厂就来谈谈屏内指纹识别不了,屏下指纹不识别了。
前不久发布的三星Galaxy S8/S8+,将指纹识别挪到了机身背部,这让三星的Galaxy S系列前两代产品对前置按压式指纹的坚持被终结。面对超高屏占比的前面板,三星放弃正面指纹识别也属无奈之举。当下越来越高的屏占比不断将指纹识别需求指向Under glass方案。毫无疑问,这将促使当今的指纹识别产业发生变革。
位置大乱斗 哪里才是“正经”的位置
市面上的手机指纹识别方案逐渐趋于大同化。自iPhone 5S加入正面指纹识别开始,指纹识别便成为手机最主流的元素之一。当下指纹识别位置方案共有三种:正面、侧面、背面,其中最为主流的就是正面。
现阶段采用侧面指纹识别方案的手机并不多见。侧面位置虽然不会占用前后面板空间,但指纹模组的厚度会对屏幕的边框宽度产生影响,而且在手机越来越薄的当下,允许侧面指纹占据的空间越来越小,指纹识别扫描面积的缩小带来最直接的变化就是指纹识别率降低。所以侧面位置方案能成为最终的指纹识别形态的可能性较小。
侧面指纹识别
背面指纹识别是目前较为多见的位置方案。AuthenTec在正面电容按压式指纹识别领域积累了大量的核心专利,被苹果收购之后停止对外服务,并且最初的安卓机型多为虚拟按键,这便是背面指纹方案被大面积采用的原因。但就使用体验来说,用户想要解锁就得拿起手机,比较麻烦,而且一般都会有其他功能集成在指纹识别按键上,用户在使用这些功能时背部位置就显得不够直观。
背面指纹识别
正面指纹识别则是一种相对受欢迎的方案。从观感来说,正面位置更符合传统的交互审美,而且在操作上更加直观,用户不必拿起手机就可以通过指纹识别进行解锁。前些年手机前面板还发展不到取消额头和下巴的程度,所以前置指纹也成了补足面板空白的手段之一,与上部听筒配合更显协调。这几年手机指纹识别的位置也有由背部向正面转移的趋势,毕竟便利与直观的交互方案可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买账。
正面指纹识别
但FPC厂觉得正面指纹识别却在这段时间进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现阶段只凭手机SoC已不足以评价一部手机的好坏,外观设计也成为了一项重要的评价标准,而屏占比的高低逐渐成为这个标准的核心部分。像三星Galaxy S8/S8+这种玻璃面板上下都十分窄的正面设计已经没有充足的空间去采用现在市面上的任何一种指纹方案。
一般来说,普通的手机指纹系统包括指纹识别Sensor、特征提取匹配模块、特征模板库、应用软件。指纹的验证可分为两步,首先是提取待验证的指纹特征,然后将其和指纹模板库中的模板指纹进行相似度比较,相似度达到要求时便能实现解锁。
目前采集指纹的方式共有三种:光学识别、电容传感器、生物射频。虽然指纹识别的速度与准确性不完全取决于采集方式,但识别率却是跟采集方式大大相关的。目前手机上大部分采用的都是电容传感器。
目前市面上的指纹识别大致有两种类型,区分点就是需要按压和不需要按压。这些外挂式的指纹模块体积较大,而且需要在机身或者玻璃面板上开通孔用以放置。这些相对成熟的指纹解决方案在Under glass方案完善之前,会一直是手机指纹识别行业的主流。
Under glass方案离我们并不遥远,在目前来说就已经有产品采用了这种方案。比如联想的ZUK Edge,小米的小米5S,这些都属于Under glass方案,但这些并不是Under glass方案的最终形态。而且Under glass方案也分光学识别、电容传感器、生物射频三种。
据悉,苹果公司已经计划在OLED和MicroLED显示屏幕的发光层内加入具备指纹识别功能的传感器,形成“交互像素”,即在每一个传统的RGB像素点旁边添加指纹识别像素点,到那时就不再需要指纹识别芯片这个概念,因为显示屏幕已经成了一块大号的指纹识别芯片。
看到这里,软板厂小编相信读者已经对指纹识别Under glass方案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总结来说,电容式的Under glass方案在超声波和光学方案都未成熟前会成为主流方案。但一旦其它两个方案成熟,电容式Under glass方案便没有了存在的意义。因为不知道会不会有更好的光源进行图像反射,所以还不清楚光学式Under glass方案的识别率能不能有质的飞跃。但从行业的整体趋势来看,超声波和光学式的Under glass方案将会成为未来指纹识别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