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PC 具有轻薄、高集成、可弯折、可打件优势,新能源车动力电池FPC的场景和需求将迎增长。柔性电路板(FPC)是以柔性覆铜板为基材制成的一种电路,可以作为信号传输的媒介,应用于电子产品的连接,一般可以分为单层 FPC、双层FPC、多层FPC和软硬结合板。随着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发展,FPC电路板在 弯折性、减重、自动化程度等方面优势得以进一步体现。过去传统燃油车用FPC的地方不多,单车价值量大约在10美金左右,新能源车时代 FPC的优势得到充分体现,根据战新PCB产业研究所预计,单车FPC用量 将超100片,包括屏幕、车灯等场景,其中,动力电池FPC需求将大幅增长。
动力电池领域,FPC柔性板主要用于Pack环节的传统线束替换,协助电池包的信息采集。传统线束主要 为铜线外包塑料,每根线束连接一个电极,动力电池包一般需要多线束配合,对空间的挤占较大。而FPC柔性板相比于传统动力电池线束,其安全性、电池包轻量化、工艺灵活性、自动化生产等方面有显著优势。另外FPC具有可打件性,FPC上集成NTC、保险丝等,对动力电池包进行实时监控温度和电压,将所采集数据反馈BMS,在超过设定的安全范围,采集板保险丝将及时熔断,确保动力电池安全可靠工作。
FPC电池软板渗透率将继续提升。随着FPC展现出的优异性能和规模化生产带来的降本增效,FPC替代传统线束的趋势愈发明显。在2018年开始,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已经开始在 pack 环节批量应用FPC,现在, FPC 方案已经成为新能源汽车新车型的主要选择,未来随着新车型的不断推出和新车型比例提升,FPC电池软板将有更大的渗透率和发展空间。
随着动力电池FPC单车用量、价值量以及渗透率提升,市场规模迅速增长,预计2025年达到 350 亿人民 币以上。我们假设 FPC 在新能源车动力电池中将逐步替代线束,2025年的渗透率增长至 80%,单车FPC价值量500元逐步增长100元,单车 CCS 价值量 1000-2000元。预计2025年新能源车动力电池 FPC/CCS 市场 规模为 350 亿元以上,并将在 2030年达到800亿元,市场规模迅速增长。
动力电池FPC进入壁垒较高,传统软板厂商仍将占据优势供应地位。一方面,由于涉及电镀环保问题,新进入者很难拿到排污指标,另一方面,电池模组集成众多元器件,双层板和多层板有较高技术难度,由于电池软板长度较长,需要卷对卷工艺,以及新厂房设备的投入,软板厂商规模和资金也有一定门槛。随着国内动 力电池厂商扩产并逐渐提升市占率,国内动力电池 FPC 厂商也将配套扩充产能,积极布局汽车电子,迎来更加广阔的成长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