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欧洲经济近年来遭受打击,手机市场整体出货量以3%的速度逐年下降,但中国手机军团仍然表现出了激进态势。柔性线路板厂认为,除了苹果之外,可以看到在欧洲市场逆势增长的手机品牌都来自于中国制造。
据一份手机品牌欧洲市场占比报告显示,今年二季度三星和苹果仍占据欧洲市场份额50%以上,占有率居于欧洲市场前两位,但过往在欧洲表现不错的索尼和HTC出货量却分别下降20%、30%。值得关注的是,有两种形态的中国厂商在欧洲市场表现强势,一种是以ODM为主做欧洲贴牌的代工厂,而另一种则是像TCL阿尔卡特、华为这样的国产品牌厂,二季度增速均超过40%。
越来越多的国产手机厂商开始瞄准公开渠道以及电商渠道扩展欧洲市场,顺应了市场发展趋势,国产手机也将有更多的机会。
市场拐点来临?
TCL和华为的出货量呈现逆势上扬趋势,增速分别达到42%和48%。除了苹果外,增长的品牌都是来自中国的品牌。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这代表着中国厂商在欧洲的市场拐点已经到来。
国产手机正在欧洲市场向中高端市场发力。像华为荣耀采取的是和国内相反的做法,在欧洲的电商渠道走的是中高端路线。
欧洲门槛仍高
虽然市场份额逆势提升,但柔性线路板厂认为,欧洲市场并没有想象中容易攻破。据了解,目前国产手机最常见的方式就是寻找本土团队做本土化管理,以迅速找到当地市场发展节奏。
欧洲市场对专利的重视度很高,在没有形成规模时可能不受重视,而一旦形成规模,各种专利的高收费就会接踵而至。国产手机厂商到欧洲很难做好,因为欧洲对质量、品质要求比较高,它们可以往东南亚、印度这些国家出口手机,但在欧洲会比较难。
所以,中国若无核心技术,将永远被欧美公司阻挡在外。HTC正是因与苹果的专利战纠缠不休,产品被禁止在欧美销售,全球市场份额明显下降、股价大跌而导致元气大伤。
而且,在欧洲拓展业务由于国家众多,30多个国家有40多种语言,相较而言,欧洲用户对手机的忠诚度也较高,一旦认定一个品牌,其他品牌就很难打开市场。
此外,欧元的持续贬值,也让以美元计算出货价的厂商,面临利润下降的危险。在柔性线路板厂看来,对于国产手机厂商来说,定价是否合适也影响着品牌未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