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169-679
在当今的中国,无论你有多“聪明”的脑袋,都无法将5G与新冠肺炎疫情联系在一起,但在最近,这样的无稽之谈却在近代科学起源地英伦三岛广泛流传。笔者猜想,如果牛顿爵士看到这出闹剧,大抵也会皱眉头。据多家媒体报道,英国多个地区的5G基站天线塔遭人纵火,荷兰也发生了类似剧情,这些纵火者给出的理由竟然是“5G网络会传播新冠肺炎病毒”以及“5G会破坏人体免疫系统,让普通人更容易感染病毒”。笔者不禁感叹,“照相机会摄人魂魄”这般如今会被归结到搞笑科技传闻里的低级认知,竟然在现代社会再次上演。
对于通信行业而言,2019年是真正意义上的5G元年,虽然全球范围内的5G网络建设仍未大规模启动,但随着韩国、美国和中国等主要市场相继宣布5G商用,2019年已成为通信行业从4G向5G跨越的分水岭。 又一次站在通信技术升级换代的分水岭上,华为、中兴、诺基亚、爱立信这四大通信厂商在2019年的业绩表现虽然各不相同,但2019年却注定已成为行业分化与市场转折的开端。
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8日联合发布《5G消息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业界认为,这一新诞生的5G应用将催生更多服务升级与产业创新。根据白皮书,5G消息是终端原生基础短消息服务的全新升级,依照交互方式大致分为个人用户之间以及企业与个人用户之间的信息交互。
在医学中有多种检验方法,一般的方法是在实验室检验,但是这种检验方法过程繁琐,花费时间较长,逐渐无法满足现代临床医学的需求,生物传感器的出现大大改观了这种现象。
通常,使用计算机断层扫描(CT)对可能患肺癌的高风险人群(例如吸烟者)进行常规筛查,以检查肺部肿瘤。但是,此测试的假阳性率极高,因为它还会在肺部拾取良性结节。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现在已经开发出一种新的肺癌早期诊断方法:一种尿液检查,可以检测与该疾病相关的蛋白质的存在。这种非侵入性测试可以减少假阳性的数量,并有助于在疾病的早期发现更多的肿瘤。
研究人员说,一种实时跟踪咳嗽和人群规模的物联网设备可能会成为一种有用的工具,用于在大批人群中识别流感样症状。
4月2日,国家邮政局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促进快递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意见提出,到2025年,快递业服务制造业范围持续拓展,深度融入汽车、消费品、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制造领域,形成覆盖相关制造业采购、生产、销售和售后等环节的供应链服务能力,培育出仓配一体化、入厂物流、国际供应链、海外协同等融合发展的成熟模式,培育出100个深度融合典型项目和20个深度融合发展先行区。
疫情期间远程办公、在线教育,以及居民的视频、游戏等需求带来了互联网流量的激增,推升了市场对稳定快速的网络、对5G的需求。赵钧陶直言:“从全球来看,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等新基础设施的重要性从来没有像疫情中显现的这么重要过。” 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持续蔓延,其对各行各业的影响也正变得愈发复杂。2020年原本被普遍视作5G大规模部署之年,这一技术也因涉及且可以赋能多个行业而被寄予厚望,但疫情的暴发已打乱了部署的计划。
癌症是全球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占全球死亡率的13%,是工业化国家的第二大死因。癌症严重地影响了病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国内外的专家不断探索攻克癌症的方法,但情况仍不容乐观。目前肿瘤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验。
时至今日,大到航空航天小到孩子手中的玩具,3D打印对大众而言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落实到产业层面,3D打印已被广泛的应用到制造业、军工、汽车、医疗等众多领域当中。以医疗为例,如今医疗行业已初步形成从医疗器械、手术再到器官等全面的3D打印系列产品和应用。
您访问的页面无效!
回到首页